血魔流是以励军效果为核心构建的续航型战术体系,通过暴击叠加、多段伤害触发高额兵力恢复,在持久战中实现“以战养战”的作战效果。该体系颠覆传统步兵爆发流的定位,转而追求40秒后的指数级战力增长,尤其擅长对抗缺乏禁疗能力的常规队伍。
高顺在此体系中承担战术枢纽角色,其自带技能【悬军激将】可干扰敌方增益技能释放,而拆解技【陷阵强军】提供的20%破甲与击杀回血,则直接强化双C的穿透效率与生存能力。兵种选择需围绕步兵特性强化与承伤稳定性展开,形成“控场-增伤-续航”三位一体的战术链条。
核心兵种:
优先选择陷阵营(高级盾兵)作为主战兵种,其每回合最大兵力3%的恢复效果,可完美契合高顺【陷阵强军】的励军加成,使工具人角色的生存压力下降27%以上。
次优选择:
若缺乏陷阵营解锁条件,则推荐精锐盾兵作为过渡方案。其10%减伤与15%伤害增幅虽无额外恢复,但能有效支撑前30秒的战术铺垫期。
特殊场景:
对抗骑兵为主的战场环境时,可临时切换先登死士(高级盾兵),利用其受伤增伤机制加速典韦暴击收益的滚雪球效应,但需注意该兵种会额外承受12%伤害。
作为体系发动机,高顺的兵种选择直接影响队伍韧性:
操作技巧:
高顺需刻意保持与敌方主力的1.5格距离,利用盾兵反击特性触发【悬军激将】的干扰效果,同时避免被AOE技能覆盖。当敌方发动治疗类技能时,陷阵营的回合末恢复可抵消50%以上的减疗影响。
典韦的兵种加成需侧重暴击质量提升:
数据验证:
在满级兵种与技能加持下,典韦的暴击期望值从基础42%提升至67%,且每次暴击可触发双重恢复(自身励军+陷阵营被动),单场战斗总恢复量常突破1.2万。
魏延需通过兵种补足属性短板:
黑科技开发:
测试中发现魏延携带【枕戈待旦】+先登死士时,第45秒后的DPS可达初始值的3.2倍,但需配备净化类武将保护。
当遭遇华佗、刘备等禁疗体系时:
1. 将高顺兵种切换为白毦兵(高级枪兵),利用其受伤治疗机制抵消50%禁疗影响。
2. 魏延改带【抬棺决战】替代【横行无忌】,通过位移脱离禁疗范围,实测中可保留63%励军效果。
3. 典韦需提前释放【古之恶来】叠加暴击率,争取在20秒内结束战斗。
面对张飞、马超等爆发阵容时:
对抗司马懿、陆抗等后期阵容时:
1. 高顺必须保持陷阵营兵种,并优先升级兵种科技中的“久战”特性(战斗每10秒增加2%减伤)。
2. 魏延装备【宣抚镇军】补充群体治疗,与陷阵营恢复形成双重保险。
3. 典韦在50秒后需手动锁定敌方主C,利用兵种与技能的时间叠加效应实现斩杀。
根据测试服数据,新增虎卫军(高级盾兵)将提供“受伤后反弹15%伤害”效果,可与高顺【悬军激将】形成COMBO:
通过主公府科技解锁混编特性后,可尝试:
推荐两套毕业级配置:
极限恢复流:
高顺【陷阵营+玄铁盾】、典韦【先登死士+兽面吞头铠】、魏延【陷阵营+赤血剑】,单场恢复峰值可达1.8万兵力。
暴击斩杀流:
高顺【白毦兵+青囊书】、典韦【虎豹骑+霸王戟】、魏延【西凉铁骑+七星刀】,可在30秒内打出4次暴击连锁。
高顺血魔流体系诠释了“后发制人”的战争艺术,其兵种选择绝非简单的数值叠加,而是需要把握三个黄金节点:
建议主公们在实战中记录每次战斗的时间轴数据,精细调整兵种与技能的释放节奏,方能真正掌握这套“越战越强”的终极战术。